沧州:聚链成群 向“新”而生

《走地市 探寻主导产业拉动力》专栏,今天聚焦沧州。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沧州市围绕绿色化工和管道装备两大产业,加快延链补链强链,助推主导产业转型升级。2024年前10个月,两大产业共实现营业收入超3200亿元,占全市规上企业营收比重近七成。



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 丁露彤:

我现在手里的这瓶黄色的液体就是芳烃,它是一种高端化学新材料,可以用来制造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合成纤维等化学品,它最高每吨可以卖到60到80万元。而我现在所在的河北鑫海化工新材料基地项目,就是用来生产和储存芳烃的,建成后年产量可以达到120万吨。

正在现场调度施工进展的项目总负责人胡金刚说,目前公司主营收入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来自汽柴油、航空煤油等,是石油加工过程中的低端产品,处于产业链上游。新材料基地项目建成后,公司将实现芳烃、烯烃等产业链下游中高端产品的规模化生产。



河北鑫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胡金刚:

我们新材料基地大约是分三期项目建设,这三期项目围绕三个产业链,一个是芳烃的产业链,一个是烯烃的产业链,一个是沥青的深加工。三期项目建完以后,实现我们的战略转型和产业链的延伸,可以实现年销售收入2000亿元。

作为省重点项目,这个投资超过254亿元的超级工程,不仅在企业内部实现产业链条的延伸,还同步吸引10个上下游绿色化工项目落户园区,总投资21.7亿元。

围绕打造节约集聚、创新发展的绿色化工产业,沧州市渤海新区港城产业园区优先批办能够形成循环产业链的项目,统一安置构成循环产业链的企业。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港城产业园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 张传斌:

通过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联动和产业上下游之间的联动,形成一条条唇齿相依、互为动力的产业链。目前园区一个涵盖石油化工、盐化工和煤化工等3条产业链的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 丁露彤:

产业链为绿色化工发展"强筋健骨",而创新驱动则为企业带来发展新机遇。在位于盐山的这家企业,一条全新的新能源钢管输氢生产线已经调试完成并进入小批量生产。




河北海乾威钢管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贵良:

这个新能源管道,是一片蓝海,预计能有两千亿的市场,当时我们老的生产线不具备这个生产能力,所以我们非常着急。

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企业与燕山大学和哈尔滨焊接研究所牵线成功,并申请到省里的400万元重大科技专项扶持资金。经过近一年半时间攻关,突破十几项技术卡点,建设了这条新能源管道生产线。河北海乾威钢管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贵良:

目前我们这条新的生产线,装备能力和水平能够满足国际和国内的最高生产质量标准,它的生产效率是原来我们老生产线的2.5倍,产品附加值提高了30%。


为推动管道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盐山县编制完成"管道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引领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发展。


沧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马建栋:

下一步,我们将大力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的创新配置,加快推进主导产业的转型升级工作,以高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为发展方向,加快谋划推动一批技术改造项目,打造节约集聚、创新发展绿色化工和管道装备的产业格局。



2025中国(沧州)管道装备展览会将于2025年9月11日-13日,在沧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此次展览会不单单是对管道技术装备和产品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推动管道行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加快管道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沧州乃至全国的管道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搭建一个供需交流合作的重要展会平台。